安徽盛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芜湖除甲醛公司,芜湖甲醛检测,芜湖甲醛治理,芜湖室内除甲醛,芜湖专业除甲醛,芜湖新房除甲醛

7X24小时服务热线:

17353733921

扫一扫咨询详情

您的位置:首页 >>新闻中心 > 冬季既要留住温暖,又要谨防室内空气污染

冬季既要留住温暖,又要谨防室内空气污染

更新时间:2025-09-10人气:1
 冬季为了保暖,人们常紧闭门窗并使用取暖设备,这虽然留住了温暖,却也容易让室内空气污染加剧。甲醛、PM2.5、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浓度可能上升,对健康尤其是儿童、老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构成威胁。以下从污染成因、健康影响及应对策略三方面,提供科学且实用的解决方案:
 
一、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的“三大元凶”
1. 甲醛:低温下释放变慢,但积聚更严重
释放特性:冬季室内温度通常保持在18-25℃,虽低于夏季(25-35℃),但甲醛释放量仍可达夏季的60%-80%。若使用地暖,地板温度升高会加速释放。
积聚原因:密闭门窗导致通风不足,甲醛在室内循环积聚,浓度可能超标2-3倍。
案例:某家庭冬季使用地暖后,卧室甲醛浓度从0.06mg/m³升至0.18mg/m³(超标125%),引发儿童咳嗽、流涕。
2. PM2.5:取暖与烹饪的“双重攻击”
来源:
燃煤/燃气取暖:燃烧不充分会产生PM2.5、二氧化硫(SO₂)等污染物。
烹饪油****:煎炸、烧烤时,PM2.5浓度可瞬间升至500-1000μg/m³(超标10-20倍)。
室外雾霾渗透:冬季雾霾频发,门窗缝隙可能成为污染物入口。
健康影响:PM2.5可深入肺部,引发哮喘、支气管炎,长期暴露增加肺癌风险。
3. 一氧化碳(CO):无声的“隐形杀手”
来源:
燃气热水器/壁挂炉:若通风不良或燃烧不充分,CO浓度可能超标。
炭火取暖/烧烤:木炭燃烧不完全会产生大量CO,10分钟内可使室内CO浓度升至500ppm(致死浓度)。
症状:轻度中毒(头痛、头晕、恶心)、中度中毒(呕吐、意识模糊)、重度中毒(昏迷、死亡)。
案例:某家庭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未开窗,导致全家CO中毒,送医抢救后脱离危险。
二、冬季留住温暖与净化空气的“平衡术”
1. 通风策略:分时段、短频次开窗
操作:
**每日2次,每次15分钟中午12点-下午2点(室外温度较高时),快速交换室内外空气。
“错峰通风”:使用燃气设备(如做饭、洗澡)后,立即开窗10分钟排出废气。
局部通风:厨房安装排风扇,卫生间使用换气扇,减少污染物扩散。
误区:长时间开窗会导致室内温度骤降,增加能耗,且可能引入室外雾霾。
2. 空气净化:选择适合冬季的净化设备
新风系统:
优势:24小时持续换气,过滤PM2.5、甲醛等污染物,同时保留室内热量(热交换效率>70%)。
适用场景:新房、有儿童/老人的家庭、长期密闭的办公室。
费用:安装费约1-3万元,后期维护(滤网更换)每年500-1000元。
空气净化器:
选择标准:
CADR值(洁净空气输出量)≥300m³/h(适合30㎡房间)。
CCM值(滤网寿命)≥P4(颗粒物)/F4(甲醛)。
噪音≤35dB(夜间使用不影响睡眠)。
使用技巧:放置在房间中央,远离墙壁,定期清洗初效滤网(每月1次)。
活性炭包:
作用:辅助吸附甲醛、异味,适合衣柜、抽屉等小空间。
注意事项:每平方米放置200克,每月暴晒1次(恢复吸附能力),避免饱和后反向释放。
3. 污染源控制:从源头减少排放
甲醛控制:
装修材料:选择E0级板材、水性漆、环保纺织品(甲醛含量≤50mg/kg)。
家具摆放:避免密闭空间堆放过多家具(如卧室不超过3件大型家具)。
温度管理:使用地暖时,地板温度控制在22-25℃,避免过高加速甲醛释放。
PM2.5控制:
烹饪习惯:使用抽油****机(开窗辅助),避免煎炸、烧烤等高污染烹饪方式。
清洁习惯:每日湿拖地(减少扬尘),每周清洗床品(去除皮屑、灰尘)。
CO控制:
设备检查:每年请专业人员检修燃气热水器、壁挂炉,确保燃烧充分。
安装报警器:在厨房、卧室安装CO报警器(灵敏度≤50ppm),及时预警。
4. 温湿度调节:抑制污染物活性
温度:保持18-22℃(舒适且节能),避免过高加速甲醛释放。
湿度:使用加湿器维持40%-60%(抑制粉尘飞扬,减少呼吸道刺激),但需定期清洗防止霉菌滋生。
案例:某家庭冬季使用加湿器后,室内PM2.5浓度下降30%,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50%。
三、特殊场景的应对方案
1. 雾霾天如何通风?
操作:
关闭门窗,使用新风系统(过滤效率≥95%)或空气净化器(CADR值≥500m³/h)。
若无净化设备,可选择雾霾较轻时(如上午10点)短时间开窗(5-10分钟)。
禁忌:雾霾严重时(AQI>200)避免开窗,防止污染物侵入。
2. 使用炭火取暖/烧烤时如何防CO中毒?
操作:
保持室内通风(开窗或使用排风扇),避免完全密闭。
安装CO报警器,浓度≥50ppm时立即撤离并开窗。
避免在卧室使用炭火,儿童、老人房间禁止使用。
3. 长期居家办公/学习如何改善空气?
操作:
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,或使用小型空气净化器(CADR值≥150m³/h)。
摆放绿植(如龟背竹、虎尾兰)辅助净化空气(但效果有限,需配合其他方法)。
避免在桌面堆积文件、杂物,减少灰尘积聚。
四、健康监测与应急处理
1. 自我监测
症状观察:若出现眼睛刺痛、咳嗽、头晕等症状,且离开房间后缓解,可能提示空气污染超标。
设备辅助:使用甲醛检测仪、PM2.5检测仪定期监测,浓度超标时立即采取措施。

电话咨询

咨询电话:
17353733921

返回顶部